研发方向主要包括:长效及缓释技术、脂质体与靶向给药技术、新分子实体技术平台、生物抗体技术、创新医疗技术。在微球、脂质体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美国研发中心位于波士顿近郊的沃本市,地处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创新的核心地带。其主要任务包括:国际研发协作、前沿创新药物领域的技术探索。
位于德国,主要研发方向为透皮释药技术。
将脂质做成一种类似于细胞的微脂小球,将活性药物包裹于其中。脂质体的基本成分磷脂或相关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地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并靶向作用,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药物以溶解或分散的形式包埋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基质微粒中,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实现2周,4周,8周或更长时间的药物释放,保持长效、稳定的药物浓度,充分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打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此技术的垄断。
经皮肤给药, 使药物透过表皮由真皮内的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通过欧盟GMP检查
通过澳大利亚TGA GMP检查
通过巴西ANVISA检查
通过中国2010版GMP检查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CNAS实验室认可
欧洲当今最大的独立透皮系统制造商之一
拥有工艺高度复杂、技术壁垒高的透皮制剂制造车间
通过美国FDA cGMP检查
通过欧盟GMP检查
通过日本GMP检查
通过巴西ANVISA检查
通过哥伦比亚INVIMA检查
在美国获批上市,为每月给药一次、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新药
唯一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国产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
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创新微球制剂
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长效微球制剂
注射用芦比替定,近26年来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新分子实体
治疗具有骨折高危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
肿瘤放疗增敏剂药物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胶质母细胞瘤,卵巢癌、宫颈癌
在欧洲多国获批上市, 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
自主创新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
抗抑郁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紫杉醇脂质体制剂,治疗多种癌症
全国独家胶囊剂型配合饮食治疗二型糖尿病
拥有大型循证证据,已完成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的国际公认的国产调脂药品牌
拥有国家新化合物专利(化学结构专利)的原研药,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集团化运营管理,产品覆盖中国3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约 22,000 家等级医院;其中,肿瘤产品覆盖医院约2,900家;中枢神经产品覆盖约3,900家。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主要医药市场和高增长的国际新兴市场;兼具B-to-C和B-to-B模式。